中宏网山西3月26日电(记者 石晋红)3月26日上午,太原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发布会由太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贺旭宏主持。太原市委工信工委委员、市工信局副局长李河,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杜鹏,市工信局产业政策与法规科科长郭强,市工信局技术合作与消费品工业科科长李桢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会上,李河详细介绍了2024年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成效及2025年重点任务。2024年,太原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实现由负转正,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4.7%,位居全省第一。2025年,市工信局将围绕“稳增长、扩投资、强主体、育链群、增动能”五大方向持续发力,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稳增长”:全力推动工业经济平稳向好
2025年,太原市将坚持把稳增长作为首要任务,加强运行监测调度,常态化开展入企服务,全力挖潜、稳存、扩增。在重点区域方面,推动尖草坪、万柏林、清徐等县区继续“挑大梁”,发挥综改区、中北高新区“南北引擎”主战场作用。
在重点行业方面,促进煤炭行业先进产能释放,加快钢铁行业产能置换项目建设,支持焦化行业开发延伸焦炭副产品,稳住工业经济基本盘。
在重点企业方面,支持晶科、太重等产值增加大户开足马力生产,推动厚生、百信、锦波等潜力企业产值翻番,争取富士康、昆烟等企业订单向太原倾斜,持续发挥大户企业“稳定器”作用。
在重点投产项目方面,推动晋科大硅片、亚鑫高端电子新材料、金翰源高纯碱金属材料等项目及早投产见效,发挥新增长点拉动作用。
“扩投资”,努力保持工业投资合理增长
2024年太原市工业投资增速领跑全省,2025年将全面落实“重大项目建设年”各项任务,增强工业高质量发展后劲。
滚动推进项目建设。加快推动烁科晶体年产100万毫米碳化硅单晶等60个在谈项目签约,推进上海征世大尺寸高纯度CVD金刚石半导体产业化等34个谋划项目尽快落地,推动均和云谷·太原智能电机港等37个新建项目加快前期手续办理、及早开工建设,推动太重新能源叉车等124个续建项目尽快达产达效。
加强项目招引谋划。探索与综改区建立“政策一体化、招落一体化、推进一体化”工作机制,提高项目招引落地效率;紧抓国家“两重”“两新”政策机遇,落实好省级技术改造和产业链培育激励等政策,引导企业精准谋划项目;全力争创国家新型技术改造试点城市,“点线面”结合打造一批“智改数转网联”标志性项目。
做好产业转移项目对接。组织好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山西)“培育装备制造产业新优势”专题活动,梳理形成高端装备产业项目清单,与转出地探索开展共建、托管、飞地、园中园等形式的合作,推动项目对接工作取得突破。
“强主体”,梯度打造优质企业雁阵格局
近年来,太原市建立健全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壮大机制,做大做强做优主体,不断推进规上工业企业进阶提档、提质增效。今年,将进一步全面摸底梳理规上企业情况,以“分级分类、梯度培育”为抓手,构建“龙头引领、中坚支撑、后备跟进”企业梯队。
针对10亿元以上企业(64户)——强龙头、强支撑,持续实施百亿级企业“五个一批”培育工程,支持太钢、太重等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推动惠科、比亚迪冲刺百亿规模。
针对1亿元到10亿元企业(211户)——稳政策、抓引导,推动装备制造业企业围绕重点产业链开展上下游深度合作,加快数转智改和创新成果转化,推动京丰铁路、东杰智能等企业跨上10亿级台阶。
针对亿元以下规上企业(598户)——防退库、促升级,在企业融资、争取订单、技术改造等方面“靶向”服务,帮助战新企业争取省级资金支持,推动创新型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尽快跨过亿元门槛。
“育链群”,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4年,太原市围绕构建“1233”重点产业链体系,实施“五清单”作业,9条市级产业链全口径产值占全市工业70%左右,形成有力支撑。今年,将进一步深化“链长+链主”工作模式,加快制定产业链“链长制”年度行动计划,分链条绘制产业链“三图”“六清单”,精准推进建链、延链、补链、强链。
高端金属材料产业链,以融合创新、链条延伸为重点,推动“新材料+大数据”深度融合,支持铜基材料、镁合金、磁性材料企业实施产业延伸项目。
先进碳基材料产业链,以绿色转型、补强短板为重点,突破高强高(中)模碳纤维、新型化工精深加工等关键技术,加快首批次新材料生产和应用。
先进生物材料及生物制药产业链,以做强龙头、做大规模为重点,支持泰山玻纤创建玻纤行业首家“灯塔工厂”,支持锦波生物开拓医疗、美容领域市场。
矿山与工程特种机械产业链,以数智赋能、做精产品为重点,发展5G+采掘装备智能制造,做强煤机成套设备、大中型起重机等拳头产品。
交通与航空特种装备产业链,以提质增效、补短育新为重点,支持企业提升自主研发和智能制造水平,打造低空制造产业集群。
节能与环保特种设备产业链,以抓实项目、强化配套为重点,推动高效电机、智能锅炉等重点链上项目接续发力。
新一代半导体产业链,以成果转化、锻造优势为重点,支持晋创谷、第一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发展,吸引省内外科技成果在并转化和产业化,拓展碳化硅材料在VR眼镜等场景应用。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智能终端产业链,以招商补链、集群发展为重点,支持整机制造企业研发应用于边缘计算等领域的产品,打造“工业互联网+智慧矿山”特色产业集聚区。
新能源产业链,以多点突破、夯基强链为重点,推进光伏产业全产业链布局,加快美锦氢冶金项目落地,在全球范围内率先构建“纯氢”钢铁生产用能体系。
“增动能”,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近年来,太原市不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化数智赋能,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新质生产力成为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今年,将进一步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实施产业创新专项行动。推进创新平台“双百升级”,“链主”企业重大科创平台100%布局,“链核”及“链上”企业研发活动100%覆盖;推进百项产业创新技术、百项产业创新项目“双百攻关”,开展工信领域“揭榜挂帅”,培育落地一批国家级、省级制造业中试验证平台。
实施实数融合专项工程。开展“5G赋能千行百业”路演活动,推动5G虚拟专网在工业、文旅等领域规模化部署,推进海尔卡奥斯等国家“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太原布局,培育国家5G工厂、智能工厂和省级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实施绿色低碳转型工程,持续开展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企业建设,钢铁行业加快限制类工艺装备升级改造,煤化工行业积极申报国家能效领跑者,建材行业加大绿色建材认证推广力度,推动传统行业绿色转型。
李河表示,太原市将坚持干字当头,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打造国家区域中心城市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