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国际经济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统筹发展和安全,作出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将国家赋予的资源型经济转型、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推动农业“特”“优”发展等重大使命,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结合起来,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
一是深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切实提高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我省纵深推进“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十四五”期间,全省原煤产量累计达到51.7亿吨,占全国总产量的28.6%,累计建成智能化煤矿268座,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到83%。2024年,新能源外送交易电量164.4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绿电交易量76.6亿千瓦时,连续两年绿电外送全国第一。“十四五”期间,每年举办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打造国家能源主场外交平台。当前全球能源治理体系面临多重挑战,我国作为世界最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要始终把能源自主保障摆在首要位置,对此山西责无旁贷。一是加快“五大基地”建设。确保煤炭稳产稳供,抓好煤电、风电光伏项目建设,推进非常规天然气增储上产,推动氢能、氨能、甲醇全产业链发展。二是实施“绿色能源+”行动。用好绿电外送量全国第一优势,持续加快绿电园区试点建设,全面提升电力保供消纳综合能力。三是推进全面绿色转型。进一步健全完善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加快实施分领域分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有力有效管控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四是推动能源领域改革开放。在煤层气勘探开发、电力现货市场建设、人工智能场景应用、风光水火储联营联运等方面再谋划推出一批重大标志性举措,在坚定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战略使命上当先锋、作表率。
二是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我省坚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决实施“特”“优”发展战略,持续加快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十四五”期间,全省粮食连年丰收,产量从284.2亿斤增加到293.7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稳定超过800斤。持续深化粮食购销和储备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确保粮食收购有序和市场供应稳定,全面实现库安粮安人安。当前全球粮食市场波动加剧,世界粮食安全形势异常严峻。作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和消费国,我们必须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省粮食自给率偏低,要直面当前自然灾害呈多发频发态势的不利影响,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一是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发展优质主食和特色杂粮产业,打响“三晋好粮油”品牌。强化项目带动,做实做细项目储备,以农业产业项目带动特色粮食产业蓬勃发展。二是大力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狠抓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科技和装备技术创新、有机旱作农业推广等重点领域,继续谋划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切实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三是加快粮食购销和储备管理能力建设。大力推进信息化应用,不断提升粮食购销和储备内控管理水平。实施节粮减损专项行动,谋划建设省级粮食应急保障基地。完善粮食价格发布体系,强化粮食收购服务,提升储备粮轮换效益。
三是加快推进“五个融合”,以产业承接转移屏护国家产业链稳定安全。我省坚定扛起转型发展蹚新路重大使命,以先进制造业为主攻方向,发展动能持续转换。高速飞车、8英寸碳化硅长晶炉、手撕钢、太重“灯塔工厂”等创新成果聚集,“晋创谷”创新驱动平台11市全覆盖,产业链“链长制”使新兴产业集群正聚链成势。“十四五”期间,全省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7%,高于规上工业6.2%的年均增速。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我国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重要性明显上升。我省要进一步发挥优势,围绕“五个融合”发展思路,加快承接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为国家产业链安全稳定筑牢内陆地区“拦水坝”。一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学布局科技产业融合创新基地,支持产业链“链主”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二是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和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度融合。加快培育“127N”产业集群,做好“绿色能源+”和绿电文章,承接好京津冀和东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科技成果转化。三是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大智算资源供给,打造全国算力高地,加快推动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提升产业链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四是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专业化高端化生产性服务业,办好专业镇博览会和产业转移对接活动,加快先进制造业承接发展。五是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凝练三晋文化精华,优化精品文旅线路,提升我省文旅吸引力,把文旅产业打造成战略性支柱产业。(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 陈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