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山西12月20日电 在近日以网络形式召开的中华医学会第十九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上,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首席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赵长青作为大会分会场主席和主持人之一,以《医生的软实力》为题进行了专题学术报告,受到与会专家好评。这是他今年以来结合自己系列研究成果,以诸多国内学术报告形式提升学科影响力的讲座之一。
今年以来,赵长青还应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同仁医院、复旦大学眼耳鼻喉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第一和第六人民医院、上海同济大学东方医院、陆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邀请,以所承担的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为基础,结合发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含系列SCI文章)发表的学术论文,就过敏性鼻炎的神经免疫机制研究成果及其临床转化——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等,进行了专题学术讲座。还应《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邀请,以全国“变应性鼻炎诊疗指南”指南执笔起草专家身份,参加了指南首场讲座,并以主讲嘉宾身份参加了该杂志的第五场专题讲座(变应性鼻炎的外科治疗),应邀撰写了长篇综述《上气道高反应性疾病的神经免疫机制研究进展》在该专业杂志发表。其系列研究成果及学术交流极大地提升了山医大二院及山西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在国内的声誉和影响力。连续多年山医大二院该专业在中国医学科学院科技量值排行榜中名列全国百名医院榜单靠前,入选复旦大学全国医院声誉榜华北地区提名医院前列。
赵长青长期致力于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及其临床干预,经过几十年艰苦探索,在变应性鼻炎临床与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他提出的临床转化医学成果——鼻内镜下单侧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难治性变应性鼻炎新术式,已作为示范教材收录于韩德民院士牵头组织的“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资助项目”,作为公开出版发行的音像制品在全国推广;《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刊登的中华医学会《变应性鼻炎诊疗指南》2万字中,1500字涉及该内容;其应邀参加了中华医学会在全国20多个城市举办的“指南巡讲”。主译的美国Kennedy教授所著《鼻窦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专著,被作为推动中国鼻内窥镜技术发展的主要图书在中华医学会中国内窥镜技术30年回顾展上显著位置展出。今年以来,在国内多个学术会议上,他以《医生的软实力》为题,结合自己的专著《临床随笔》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人才项目(优青等)涵评会评的体会,与业内同行交流了系列研究成果和秉承人文精神、做一名有温度有筋骨的复合型医生的经历,受到专家们广泛好评。他把临床科研两手抓的经验总结为“医生的软实力”,即要在“台”前出彩一刻,如手术表演,即兴演讲(包括教学科研),高水平论文发表等,就必须要做好三点:一是源于临床又高于临床的思路,以及围绕这些思路提炼出的理性认识,如治疗的新思路新方法,科研申报的科学假说等,二是善于总结和表述,包括相当好的英文翻译功底、审阅中外文献的能力等,三是注重学术交流,带着问题去碰撞,以便产生火花、激发灵感、形成理性认识的又一次飞跃,四是立德树人和人文情怀,要把医学人文情怀贯穿于医教研等方方面面。
赵长青作为山西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高端领军人才和国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知名专家,为推动山西省乃至我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山西学者的重要贡献。近年来由他带领的团队先后应邀为多种SCI期刊审稿,是山西医科大学及其附属医院为数不多的借助国际知名的科学网(web of science)收入评价专家业绩和水平的Publons平台学者之一。他担任《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及其英文版等10种本专业杂志编委;先后参与了卫生部5年制本科统编教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4至9版)、8年制教材英文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诊断学》、“十三五”住院医师规培教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等多种专业教材编写10余次;承担国家和省级等课题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近年来先后荣获中国医师协会“中国耳鼻咽喉科名医奖”、全国“健康卫士”、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等殊荣。(通讯员 任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