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山西4月9日电(记者 石晋红)4月9日,太原市杏花岭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在晋剧艺术中心大剧场召开。区人民政府区长潘侠作政府工作报告,全面总结2024年发展成就,并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提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等目标,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杏花岭篇章奠定坚实基础。
2024年,杏花岭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果丰硕,地区生产总值达928.31亿元,位居山西省、太原市第二,同比增长1.7%,高于太原市0.5个百分点,主要经济指标稳步增长,居民收入位居全市第一,新增“四上”单位104户创新高。
产业发展方面,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汽车零售额首破5亿元、增长40%,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新增9家博物馆,新型工业加快崛起,新增2户亿元以上工业企业,推进数字化改造。
改革创新动能增强,完成16项改革任务,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连续两年上榜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区。
城市功能品质提升,完成145个老旧小区改造,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优良天数达247天。
民生保障扎实有力,财政民生支出32.28亿元,就业形势稳定,教育、医疗水平提升,平安城区建设成效显著。
2025年,杏花岭区将锚定现代化建设不动摇,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松劲,重点实施八项工作,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扎实基础,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杏花岭篇章。
多措并举促消费,培育增长新动能
加快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全方位支持太原酒厂做强做大,推动晋泉大掌柜生态园提质增效,支持华远陆港国际联运高质量发展,推动中欧班列扩容提质。加快生活性服务业多样化发展,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大宗耐用消费品绿色化、智能化升级,支持万达、苏宁等繁荣发展,发展一批社区商业,丰富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加快培塑文旅融合发展新优势,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支持推动胜利广场、胜利公园建设实施,改善提升太原解放纪念馆品质功能,建强红色文旅示范带。
扩大投资增效益,筑牢发展强支撑
实施入企服务提质增效行动,扎实开展入企服务,务实跟进惠企政策精准落实,规范涉企执法,推行服务型执法、柔性执法。提升项目落地转化质效,实施“重大项目建设年”行动,推动44个省市重点工程和84个区级重点项目加快实施,强化项目专班包联服务,高效落实项目用地、资金、手续办理等要素保障。更好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支持推动各类民营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智能化制造,提升市场竞争力,落实公平竞争政策制度,破除招投标、市场准入、政府采购等隐性门槛。
做强实体提质量,构建产业硬支撑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支持东兴煤业全面释放产能,支持春光轨道交通和兵器零部件二期项目加快建设,支持服务保障未上规工业企业加快高质量发展,全年新增“小升规”企业10户以上。加快推进数实融合,实施数字经济2025年行动计划,全面推进“全域数字杏花岭”建设,支持推动全区规上工业企业提升高端设计能力和智能制造水平,实现扩产增效。加速发展新质产业,抢占低空经济新赛道,加快推进低空航路航线网、低空飞行服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无人机安防、送检、投递等全域应用试点示范取得突破。
深化改革促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
深入推进创新驱动,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支持中国机械总院山西院伺服电机年产值增长15%以上,深化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构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创新联合体。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支持区国投做强做大,推进杏花宾馆等经营性资产重组整合,争取市国调(太原)产业发展基金、天使基金落户发展。创优一流营商环境,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优化26项重点事项服务,推动“个转企”等12项“一件事”实现100%办成办好。
更新城市优功能,提升品质强承载
推进府城保护更新,规划实施府城历史风貌保护与环境提升工程,深入挖掘府城文化内涵,推动域内106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深化城市精细治理,落实公园城市建设部署,实施建设路、府东街东段垂直绿化,实施20条新建道路沿线40公里配套绿化工程,升级改造垃圾分类站点50个。提升群众出行便利,全力保障胜利街、新建路改造工程顺利实施,支持推动府东街东延、国道108线改线、省道328过境改线等重点工程开工建设。
统筹城乡促协调,改善环境美家园
提升城乡居住品质,完成374个老旧小区改造,加快5个城改续建项目建设,启动中东涧河、淖马城改工程,新开工回迁住宅14023套、基本建成1879套。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守牢空气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差”底线,坚持“四源”同治,实现精准溯源治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守牢耕地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推动都市现代农业和乡村特色产业“特”“优”发展,年内新建成东坪、东沟2个精品示范村,小返、麦坪、后沟、瓜地沟、瓦窑头5个提档升级村。
保障民生增福祉,实现生活新期待
促进就业扩容提质,发挥零工市场平台优势,建成4个零工就业服务示范点,开展40场专项招聘活动,拓展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渠道。办好人民满意教育,通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区创建国家评估认定,新增优质学位5220个。加强医疗强区建设,推进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全省基层卫生综合试验区和省级健康城区创建。做强“一老一小”服务保障,建设全龄友好幸福城区,为全区22000余名80岁以上高龄老人发放津补贴。办好12件民生实事,包括建设15个微型消防站、免费为残疾人投保、加装20部住宅电梯、新建5个口袋公园等具体项目。
统筹发展保安全,护航高质量前行
守牢安全底线,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排查整治风险隐患,重点整治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和建筑保温材料安全隐患,防范各类事故。实施东沟地质灾害治理,增设29个森林防火监控点位,实现主要林区全覆盖。建成投用马道坡、柏杨树、中涧河消防站,推动区农产品食品质量检验检测实验中心上半年试运行并完成“双认证”。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强化政府债务分析研判,健全债务风险防控体系,实行专项债项目穿透式监测,强化“三保”支出预算执行,全面完成“保交房”任务,防范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坚持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深化网络空间综合治理,实施东部片区780路视频监控增补建设,提升公安业务技术中心及派出所功能设施。
潘侠表示:“我们将以‘干字当头、实字托底’的作风,确保‘十四五’圆满收官,为‘十五五’奠定坚实基础。”杏花岭区正以“赶考”姿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担当、新作为、新成效,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杏花岭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