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山西4月21日电 四月的寿阳,春潮涌动、春鼓催征。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下,县域经济如何破局突围、实现跃升,是摆在寿阳面前的必答题。
4月18日,太晋一体化平头融合发展区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寿阳召开。谈思路、明举措,鼓干劲、提信心,释放出“开放合作、共话发展、共谋未来”的强烈信号,地企县校勠力同心、携手发力,共同续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太晋一体化是山西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举措,而平头融合发展区作为前沿阵地,肩负着为区域协同发展探路、为经济增长赋能的重要使命。
“市发展改革委将强化政策对接,在融合区发展、‘十五五’规划编制、省市重点项目建设、‘两重’‘两新’项目申报上做好服务保障,扎实推进太原晋中一体化发展。”会上,晋中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韩亮表示。
驻足回眸,平头融合发展区建设即将走过三个年头,联动发展成果可圈可点。寿阳县委立足国省战略大势,将融合区列为引领全县发展的“三件大事”之首,纳入“三区一基地”和百亿级园区转型发展规划,使之从山西中部城市群的旁听生到插班生再到正式生,上升为省市重点支持事项。
这几年,产业发展的成果越来越丰硕。平头融合发展区固定资产投资额累计完成20亿元,税收突破2亿元。大集团纷至沓来,先后引进山西交控、美宜佳等省内外头部企业,新增“四上”企业6家,园区营业性收入达到75亿元;好项目源源不断,数字化交通产业园、路桥云洲数字化平台等20个项目成功落地,总投资达102亿元;新产业层出不穷,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智慧物流、智慧建材等7个领域的新产业如雨后春笋,智算中心、通航园等抢占未来赛道的新业态超前布局,为县域高质量发展积蓄了强劲动能。
这几年,创新突破的动能越来越强劲。“飞地经济”战略合作打破了行政区划界限,成为推动两地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互利共赢的有益尝试;创新“管委会+大企业”模式,与太原市杏花岭区和中北高新区建立项目共建机制,与晋中大学城建立人才引进机制,与山西农大等高等院校建立科创攻关机制,融合区已成为寿阳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首创之区”。
一组组数据勾勒出转型轨迹,一条条措施支撑起发展愿景。站在新起点,平头融合发展区要脱掉稚气、激扬朝气,锚定太晋一体化发展“桥头堡”使命,在推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上先行先试,在融入山西中部城市群上作出示范,在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上勇挑大梁。
着眼区域协同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激活内生动力,寿阳县从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等六个方面出发,重点推出14项措施来支持平头融合发展区高质量发展。
晋中市政协副主席、县委书记赵宏钟向广大企业家和人才专家发出了“投资融合区项目、参与融合区建设、推动融合区发展”的诚挚邀请。他表示,希望大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踊跃投身经济建设、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成为寿阳高质量发展的“合伙人”。寿阳将量身定制融合区“以月答卷”机制,主动送政策上门、送服务上门,加快构建“产业、空间、关系”一体发展的创新生态系统,营造包容、宽松、高效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家投资兴业安心、顺心、有信心。
高质量发展等不来、要不来,只有拼出来、干出来。大会上,大家共同见证了太原师范学院(寿阳校区)、新建职业中学(交通产业工匠学院)和联通数字网络覆盖项目协议的签订。未来的融合区,将依托两所院校,培养出一批符合园区产业发展和创新需求的实用型人才;利用网络新技术升级改造立体网络体系,不断释放园区空中潜能,为智慧园区建设注入新动力。
太原师范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韩晓莉表示,随着太原师范学院寿阳校区的落成,一定可以为太原师范学院、晋中市、寿阳县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动能和活力。
产业向新而行、开放向融而行、创新向效而行,是平头融合发展区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将数字化交通产业园、钢材数字化加工基地和智算中心作为三大攻坚重点,全力打造200亿产业集群;积极引进一批零售仓储、冷链物流企业,打造辐射“太原-晋中-阳泉”的物流集散中心;加快推动龙栖通航园建设和北直航空项目搬迁,填补发展低空经济的空白;积极推动鹿泉山康养项目取得实质进展,让“长寿之乡·安养寿阳”的名号叫得更响;一体推进科教人才发展、协同推进城乡共富共荣、统筹推进文旅资源开发;充分释放土地、劳动力等要素的优势,让更多优质资源“飞入”融合区,持续打造全省“飞地经济”合作范本;进一步创新运营机制和考核体系,不断释放园区发展新活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与会人员豪情满怀,纷纷表示将在思想上紧起来、节奏上快起来,以奋进姿态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平头镇负责人张俊峰表示,我们将牢牢把握融合区建设这一发展机遇,切实扛起职责使命,推动产业协同、服务互促、民生共建,健全组织、机制、作风三大保障体系,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以共赢思维构建产城融合新格局。
平头融合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吴宏亮表示,融合区将坚决扛牢使命、砥砺奋进,锚定“三区一基地”转型路径,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保持发展的韧劲和活力,力争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营业性收入增长50%以上,技术合同成交额220万元以上,为高质量发展大局贡献更多“融合区力量”。
春色正好,且趁东风绘新卷。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节点,太晋一体化平头融合发展区将继续乘风破浪、乘势而上,坚持实体经济为本、融合融入为先、科技创新为要,练好硬功夫、打好主动仗、下好先手棋,把一张张高质量发展的“效果图”绘制成一幅幅“实景画”。(通讯员 王方超)